【天天聚看点】【株事有理】攸县全面推广“村网共建”

攸县全面推广“村网共建”


(资料图)

乡村振兴“电力满格”

【理】

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事】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军 通讯员/刘晓聪 黄星 彭亮霞) 4月26日,记者走进攸县黄丰桥镇樟井村,山峦里翠竹环抱,厂房内机器轰鸣。“有了电力支撑,50台切割机同时运转,再不怕‘跳闸’‘卡壳’。”村办竹艺加工厂负责人廖金志欣喜地说。

樟井村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平均海拔上千米,村里翠竹延绵、浩如烟海,“卖竹子”成了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但“一根毛竹没有一根甘蔗值钱”的尴尬,让村里上万亩翠竹一度长期“烂在山里”。

2021年,国网攸县供电公司扛起了樟井村乡村振兴驻点帮扶的重任,“以竹兴村、以竹富民”的产业发展路径很快起步:村里成立途途乐种养专业合作社,投资180余万元新建竹艺加工厂,全力发展竹木加工业。

但机器一启动,问题就来了。因为电压不稳,线路老化,一到刮风下雨生产线就罢工,让廖金志急得团团转。

一套整改方案在实地考察中敲定。攸县通过“村网共建”平台,与国网株洲供电公司组成工作组,实施“一村一规划”的差异化农网规划项目。樟井村共争取到283.3万元资金,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7公里,新增改造配变4台共800千伏安,新建改造低压线路11.6公里,开展9个供电台区的低压整治。黄丰桥供电所为加工厂架设12基电杆、1000余米线路,安装1台200千伏安变压器。

电力稳,干劲足,随着机器的快速运转,如今厂里的竹筷、竹签、竹粉远销省内外,年加工毛竹8000吨,年产值达到400万元。

家门口开办的竹艺加工厂,打开了村民李开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曾是村里的低保户,因腿部疾病不能干重活,如今自家承包18亩竹林不愁卖,一年下来增收5000元以上。

如今,合作社已有3家竹艺加工厂,为周边6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在照顾家庭的同时,村民们站在锯竹、烤竹等工序的流水线上,月工资能拿到5000多元。

不仅是竹艺加工厂,村里还打造了鲈鱼、黑山羊、黑木耳等特色种养基地,依托充沛的电力资源开设矿石资源搅拌站,去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生态转型的致富路,获评国家电网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

目前,攸县全面推广“村网共建”模式,并将该项工作纳入村组(社区)网格服务微信群,深化“村网共建”模式走深走实,让服务更便捷,流程更简洁,速度更快捷,为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以“产业振兴”盘活乡村资源,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阔。

【释】

乡村要发展,产业转型刻不容缓,能源支撑不可或缺。

电力足,产业才能兴,乡村才会美。整合政、企、村三方资源及力量,探索实施“村电共治、便民服务”工程,将电力工作纳入村务常态化管理、将村务便民服务工作嵌入电力常态化管理,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株洲样板”,照亮了乡村发展的光明前景。

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考验基层工作智慧。村电“牵手”,助推了农村能源低碳转型,促进了产业提档升级和产业链延伸,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蓄了新的动能。

关键词: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世界印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