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焦点:高中教学不到5年想“躺平”,教师如何应对职业倦怠?|良师成长指南

《教育家》“良师成长指南”栏目,长期面向一线教师征集专业成长方面遇到的困惑、问题,并从中选出代表性案例,由学校教师、教育专家等进行回答,分享有效经验,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策。每周一期,每周日于“光明社教育家”公号、学习强国号推出。投稿被选用者将获赠《教育家》文创产品。文末附下期征稿话题,欢迎投稿。


(相关资料图)

本期分享主题为:教师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提问

在高中教学已接近5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工作中少了很多激情,“躺平”是目前状态最好的代名词。如何在教师这个行业不断进取,永葆初心,是我的困惑。

——山东省胶州市某中学 姜老师

改变职业心态,正视职业倦怠

重庆市开州区和谦镇中心小学  杜宏敏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任何工作,在工作几年后会陆续出现职业倦怠现象,这是很正常的。最近几年,“躺平”也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代名词;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不想“躺平”,也躺不平,虽然不喜欢被“内卷”,但我们完全可以“自卷”。

教师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有很多,但要想真正克服职业倦怠,起关键作用的还在于内因。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埋怨工作环境不好,将自己工作的不顺心、不如意都归咎于此。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假如换了一个工作环境,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感到无力、挫败、焦虑,难道还是因为工作环境不好吗?所以,消除职业倦怠,避免走上“躺平”之路的秘诀就是要学会改变自己的职业心态。

很多时候,我们感受不到教师这份工作的纯真与幸福,看到的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与无聊,往往是因为我们的心灵蒙上了灰尘。回想当初第一次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心都紧张到嗓子眼了;想想第一次听到学生喊老师好的那一刻,我们的心情是激动的,我们对教育怀着无比美好的憧憬。

改变自己的职业心态,要永葆当初自己对教育的一颗初心和爱学生的一颗童心。改变自己的职业心态,要多读书,唯有读书才能让我们认清教育的本质与真谛。改变自己的职业心态,要多思考,唯有思考,才能让我们理清纷乱的思绪,超越于喧嚣的现实,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对教育的真诚与纯粹。改变自己的职业心态,要多写作,唯有写作能让我们反求诸已,认清自身的缺陷与不足,认识到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即使自己能力有限,也可以给一间教室里的学生带来幸福和改变。

与其选择“躺平”之路,不如选择一条修炼自己之路。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多实践,修炼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从而拥有足够的专业和底气来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现实。在教育这条充满荣光的路上,荆棘与诗意并存。我们不能选择“躺平”,我们更不能选择“摆烂”,那是对教育的亵渎,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面对细碎、重复、庸常的教学工作,我们唯有潜心修炼,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每天都当成是新生的降临,把自己的创意与创造融入每一堂课,把自己的赤诚奉献给每一个孩子,让自己时时刻刻都能拥有一份宠辱不惊、从容平和的心境,或许我们才能够发现教育的诗意与美好。

三举措化解工作压力,应对职业倦怠危机

安徽安庆市迎江区华中路第三小学 徐嘉

用好信息化“神器”,轻松化解工作压力。

值日登记、在线答疑、作业公示、测温防疫,学籍统计……这些都需要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来处理,老师工作量很大,久而久之,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妙招。同样一份回收家长信息的工作,有些老师需要一个一个电子表格的复制粘贴来汇总比对,肯定会崩溃,特别是数据量大的情况下。如果是信息技术扎实的教师,会用问卷星、小程序之类的工具,只需要发送一个二维码或者链接,家长在线就能填写,甚至上传照片等等,得到的结果可以立刻导出到EXECL,再用电脑处理,这样会很轻松。教师要跟上时代,用信息手段来给自己减负,工作轻松了,压力自然小了。

找准小目标,让自己有新的追求、新的提升。

教师要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每学期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如发表一篇文章,创造一副作品等,让自己有新的追求、新的提升、新的快乐。比如语文老师可以勤于阅读,勤于写作,尝试投稿,不断在发表文章中获得成就感。其次要不断学习,永不满足,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文化素质。将自己的优势无限放大,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出成绩,自然就不会职业倦怠。

当教师获得职称和荣誉后,特别容易陷入职业倦怠,仅靠理想鞭策的效果在这个时期微乎其微。这时可强制让自己参加各个级别的比赛,促使自己投入时间与精力,再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与老教师研讨,进行思维碰撞,在相互帮助中找回当年的教育激情,再次激发自己的教育热情。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将会感受到职业的快乐,享受到职业的幸福。

坚持体育锻炼,用良好体魄迎接职业挑战。

体育锻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有效方法。坚持体育锻炼能够刺激身体分泌有益的荷尔蒙,如内啡肽、多巴胺等,从而改善我们的情绪。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从而加速代谢,排出体内堆积的废物和毒素,减轻身体的负担,还能够培养我们的耐力、毅力和精神力量,增强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高强度的工作让教师这个群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亚健康,所以利用空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是十分有必要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将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变得更加健康、积极和自信。职业压力自然就小了,身体好了可以更好的投入工作,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最后无论你是出于什么目的选择当老师,没有热爱,你就会碌碌无为,日子也格外难熬;有了热爱,你就会不断成长,也会收获当教师的幸福。

活在职业之外,应对职业倦怠

广州市真光中学 陈晓花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而且据国外一项调查,职业倦怠产生的时间越来越短。我身边就有不少新入职的教师在工作半年或一年后就产生职业倦怠。我认为教师应对职业倦怠并不在职业本身,而在职业之外。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多方发展,怡养性情。

胡适曾说:“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也应该有他非职业的玩艺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闲暇时间定终身,职业之外的时间如何利用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一个人。爱因斯坦和袁隆平据说闲暇时间会拉小提琴,而且还拉得很不错。对教师而言,发展一下职业以外的兴趣爱好是一条不错的路子。比如练练普拉提、瑜伽,写写毛笔字,弹弹吉他,以舒缓长期绷紧的神经或久站的筋骨,避免职业病加重。职业倦怠有时得依靠职业外的乐趣去缓解。“职业不容易适合我们的性情,要想生活不苦痛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

第二,明确边界,公私分明。

教师的职业倦怠源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许多教师往往工作生活不分家。比如试卷拿回家改,下班后和学生家长电访,吃饭的时候跟家人聊学校的事。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从早到晚一根弦绷得紧紧的,没有片刻喘息。长此以往,必定会身心俱疲。因此,预防职业倦怠,务必划清生活与工作的边界,明确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上班时全身心投入工作,下班后尽情享受生活之乐。如此张弛有度,公私分明,才能获得工作的动力,保持工作的激情和精力。

第三,少些“不为”,多些“愿为”。

许多年轻老师抱怨命不好,教书并非自己喜欢的职业,想辞职又狠不下心。心理学家埃尔森博士采访过百位人们眼里的“成功人士”,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功人士”都声称,目前所做的并非自己喜欢的。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自称是“半路出家的读书人”,却在阅读中成就自己的职业人生,并被评选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他用行动证明“不喜欢的事也可以做得很出色”。可见,不喜欢这份职业,不代表不能成为业内的佼佼者。少些躺平“不为”,多一点理想主义的情怀,或许,原本枯燥无味、重复机械的工作也会因你的“愿为”而重放光芒。

克服职业倦怠的“三部曲”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第二中学 张方群

社会上很多人羡慕教师,认为教师待遇高且有寒暑假。殊不知教师的真实生活并不是那么光鲜亮丽、轻松愉悦,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工作,而且现在教师非教学的工作任务很多,忙于各种各样的检查、开会、写笔记等。很多时候这些活动形式大于内容,面对这些工作教师难免会有负面情绪,再加上成绩的压力和一些家长的不理解,长此以往,刚参加工作时的万丈豪情被消磨殆尽,有了躺平的想法。那么如何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让躺平的教师有站起来的斗志呢?笔者认为精神有养料、教学有味道和生活有情调这“三部曲”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精神有养料。

有品德。“其德薄者,其志轻。”意思是道德不高尚的人也就没有远大的志向。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习教师的工作具有高度的示范性,教师往往是学生心中的榜样,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具有良好的品德,才会有高度的责任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实现师生的双向奔赴,找到职业的幸福感。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有品德的教师会忠于教育,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不会轻视学生和教学。 

有初心。教育的初心就是立德树人。保有初心是“真正的教师”应该具有的良好教育心态,尽管我们的肩上负担很重,尽管我们常常要迫不得已去做一些跟教育无关的杂事,我们都不能受到负面的影响,对教育感到失望甚至绝望,我们要保持一份良好的教育心态,坚守教育的初心,才不去追求外在的功利。

第二,教学有味道。

教师要在教学上深入钻研,基于学生的发展,打造学生喜欢的“金课”,形成自己的品牌。而不是仅仅用别人的课件,重复着十几年的教案。教师精心挑选有价值的素材、精心设计有思维的问题和精心准备有惊喜的任务,这样学生才会参与课堂中来,才会享受教师提供的“美味佳肴”,增强学生的获得感,继而也会增强老师的成就感,会更加热情地投入工作中。

第三,生活有情调。

我们的一生不仅仅只有职业生涯,还有职业之外的生活。我们的人生应该有爱有情,充满诗意,要学会升华生活,才会有璀璨的人生。无论工作上师生关系有矛盾,还是同事关系不顺畅,工作之余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要及时清除心灵的杂草,美化心灵比装修豪华的房子更为幸福美好。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暂旅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或者安静下来品一本书,让灵魂走进书的世界,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拥抱生活。

做成长型、学习型教师,拒绝职业倦怠

安徽省灵璧县灵璧中学 王璐璐 

回顾我从教18年的经历,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爱有恨,并非没有疲倦的时候,并非没有感到厌烦的时候。如何应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我感觉需要从以下一些方面思考。

寻找渠道提升自己。教师要尽量能参与学校内部、学校之间的教研活动,尽可能多的在互相交流中,在彼此沟通中不断提升自己,多听听别人上的课,从一些优质课中汲取上课的灵感,学习一些通用的教学方法,并且在自己的课堂上不断实践。学的越多、会的越多,工作越感觉游刃有余,应对现在日益变化的、不断发展的学情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从而越有职业满足感。

现在自媒体特别发达,留意观察,会发现许多教师借助网络平台拓展了自己的职业空间。其实只要自己愿意,可以不断探索职业的未知领域。

抓住机遇“表现”自己。教师作为一份职业其实也需要被肯定。教师需要在关键时刻抓住一些机会,让自己的工作被人看见,让自己的努力被别人知道。这样做的前提,是自己的确工作做得比较出色,能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这是获得肯定的前提。好的机会来了,自己要主动的争取,只有这样,自己的工作才能获得越来越多的正向反馈,做教师的信心、满足感才能越来越强。

其实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教师教学比赛,论文、优质课、信息化大赛等等,教师平时就要做个有心人,多积累这些比赛的信息。做好基本功课。

平常心应对高期待。身为世范,为人师表;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社会对老师总是有较高的期待,这在无形之中,也对教师的内在品行、外在言谈举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是“高高在上”,对教师也会形成一些压力。

作为教师,首先是作为一个人存在,教师自己要有完整的人格,教师也需要被平等公正的对待。正确应对外在要求,而又不被过分的要求道德绑架,这需要一些微妙的自我调节方法。

比如拥有自己的一些爱好:运动类、绘画、乐器。并且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拥有独立的人格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拥有幸福的生活才能真正投入到自己的行业中去。还有在应对家长的一些合理或者不合理要求上面,要具备一些社交的技巧,这需要教师长期经验的积累,不断的磨合。

热爱才是“必杀技”。要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个行业,如果从一开始自己就讨厌这个行业,为了糊口不得不进入这个行业,平时工作面对比自己小很多的孩子们,只感觉他们聒噪不堪、无知幼稚、难以沟通的话,其实就很难真正地投入教师的行业中去。应对职业倦怠的最好办法其实就是真心的、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个行业。

尝试从点滴细节中积累对教师行业的热爱和欣赏,比如,精心准备了一节课,通过老师认真细致的分析,让学生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这难道不是育人之乐吗?课堂中提的一个问题,学生有非常精彩的分析和回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产生了碰撞,课堂的偶然生成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这难道不是育人之喜吗?

如此,可能会有教学负担带来的身体之累,但是思想上、精神上却能时刻保持着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迷宫”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小学  陈升阳  

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会遇到倦怠现象。教师职业也不例外。以下三种教师的职业倦怠更明显:一是“吃老本”的教师;二是“缺动力”的教师;三是“没方向”的教师。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倦怠的“迷宫”,缩短倦怠期,再创激情燃烧的岁月?针对职业倦怠的上述三种教师,我分享三点经验。

一是与时俱进,枯木也能逢春。教育的发展和变化与时俱进,日新月异,如果教师不顺势而学,顺势而教,那很容易在职业生涯的“迷宫”中停滞不前。因此,面对新时代的学生,教师要主动迎接教育挑战,主动更新教育理念,主动学习教育技术,“活到老,学到老”,实现“教学相长”。这样,我们的课堂每一天都是新的,我们的教育每一天都是更有意义感、更有创造力的。

比如,最近风靡一时的“chatgpt”冲击我们的教育行业。我就利用“chatgpt”写的一篇作文在课堂上供学生阅读、比较、思辨。学生发现“chatgpt”写的作文“喜忧参半”。“喜”在层次清楚,语句通顺。“忧”在内容不够典型,语言不够风趣,主题缺乏个性。还有的学生发现“chatgpt”写的作文供及格水平及以下的学生借鉴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充满真情实感、具有思维深度的高质量文章,还是需要学生结合阅读经历和生活经验才能创造出来。

二是梳理过往,成败皆是阅历。比如坐在阳台上,泡一壶茶,静下心来,回忆任教过的学校,带过的学生,讲过的课;比如打开电脑,重读自己写过的文章,拍过的照片,做过的视频;比如钻进书房,整理最喜欢读的书,只读过一遍的书,想读却还没读完的书……然后梳理这些年来的经历,总结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

我的书房里珍藏着许多书。当我感到疲惫的时候,随手拿起一本,翻阅书中划线的句子,重读曾经写过的批注,又会唤起我新的思考。我的电脑里有许多学生的作文。当我感到疲惫的时候,看看学生童真的想法、童趣的语言,就能给我带来许多力量。然后我会把学生的文章根据主题分类,可以给学生借鉴,也可以给下一届学生参考。我的电脑里还有许多自己写的文章。当我感到疲惫的时候,我会浏览曾经获奖或发表过的文章,读着读着就会燃起继续写作的念头。当然更多的是未曾公开的文章,浏览的同时又会冒出新的想法,又会有再次实践或再次修改的动力。

三是校准定位,扬长提炼风格。据观察,执行力强的老师很少有职业倦怠,有职业倦怠的老师往往没有发现或没有发挥自己的专长。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有行动;有了行动,就会遇见风景;遇见风景,就会有更大的兴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教师经常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在千头万绪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提升自己。

就拿最近的论文评比活动说吧,有学科论文评比和专项论文评比两大类。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学科,把学科教学的经验总结一下就是一篇学科论文。这里要具体说的是专项论文,有家校合作、中小学评价、中小学品质课堂深化行动、学校教学管理、中小学教研团队建设、精准教学、STEAM教育、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教育技术、中小学劳动教育等十余项,总有一项是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有联系的。如果教师能结合论文评比活动校准自己的角色定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去探索和实践,实现教学项目的改进,就会走出职业倦怠的“迷宫”,收获一路的风景。久而久之,教师也就有了自己的所长,也会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职业倦怠是“迷宫”,对被其所困的教师消耗很大,对教育生态的破坏力也很大。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上述三条,唯有自救,才能生存!

下期征稿话题

话题1:老师,你如何为学生庆祝“六一”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就快到了。虽然一般来说学校、班主任会策划一些庆祝活动,但作为科任老师,也想给学生一些“惊喜”,一来想看到学生开心的样子,二来也想以此机会进一步促进师生关系。想请老师分享一些有趣有意义的互动形式,小活动或小礼物等都可以,如果能体现学科特点和教师个人特色更好。请大家支招。

——一名小学新手教师

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邮件主题注明“良师成长指南”投稿)。

截稿日期:5月25日

话题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很多教师心向往之,很想成为学科专家、教学能手,然而,大家往往在听专家报告时激动、想想感动、回到却学校一动不动。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请同行分享对您个人专业成长比较有效的举措。

——山东省沂南县辛集中学  何老师

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邮件主题注明“良师成长指南”投稿)。

截稿日期:5月31日

征稿要求:请就以上教师的提问,任选其一,结合您的经验,给出合理的建议、方法等,1000 字左右。文中注明单位、姓名、电话。同时,请参照案例,在文章后附带提出一个让您困惑、期待与同行交流的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问题,字数500 字以内(此为必选项,问题被选中者,将获赠《教育家》文创礼品一份)。

—  END  —

来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公号原创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

《教育家》2023年征稿启事

这份被校长、老师们盛赞的“学习资料”,学校必备!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

关键词:

推荐阅读

2340

2023-05-20

大叔接受np

2023-05-20

Copyright   2015-2022 世界印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