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有全科门诊,到门诊患者门可罗雀,再到一号难求⋯⋯19年,这是任菁菁的职业变迁,也是全科医生的一段变迁史。
2000年,浙江省在国内率先推行全科医生培训。2004年,作为全省首批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结束培训后的任菁菁上岗就业。
在当时的43名同学中,她是为数不多成为全科医生并坚持至今的。
(相关资料图)
全科医生,从不被人知、无岗可上,到如今遍地开花、人才紧缺,这个巨大变化的背后,是国家健康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和全社会健康理念的悄然变迁。
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 林云龙摄
一毕业就遇冷
任菁菁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她还是浙江省首批全科研究方向的博士。
如今,浙大一院三个院区的全科普通门诊每天爆满,位于余杭的浙大一院总部一期全科门诊更是要限号,任菁菁每周的专家门诊尤其一号难求。
时间拉回到19年前。
浙江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包括任菁菁在内的43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医生被推荐到浙大医学院,接受为期4年的全科专项培训。期间,13人中途退出,其余30名学生,被分配到省内20家医院和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这30名毕业生很多人被分配到内科、外科和急诊科。八成首批全科医生不到一年即无奈转岗,学无所用。
“因为那个时候都看不到全科医生的职业前景。”任菁菁说,“那个时候,大家都还没有全科医学科这个概念,更不要说全科门诊。”
当时,除了浙大邵逸夫医院等个别医院,省内很多医院都未开设全科门诊。有毕业生到省级大医院面试,院长的回复是:我们这里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样样都有,全科医生有什么用?
“那个年代,在很多人的眼里,全科医生等同于‘赤脚医师’、‘万金油’。”任菁菁感叹。
戴红蕾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2004年,医院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时,她从心内科转岗。“当时不要说患者了,医院内部的医护人员都不知道还有全医学科,更谈不上对这个学科的了解了。”
科室初成立时,第一任科主任方力争率领同事到门诊大楼的导医台,先给导医科普什么是全医学科。
全科学科遇冷,全科医生自然也不被偏爱。戴红蕾至今记得,科室最初招聘时,没有什么人主动报名。
这是理想的样子
不是万金油,那全科医生是做什么的?
这个问题,任菁菁一直在思考,“我纠结过很多次,考研、升职称等各种机会都可以有足够理由让我放弃全科,但我觉得在这个领域,可以做出一些名堂。”
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四季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熊安胜,对全科医生的初认知来自国外医生的“带教”。2005年,临床医学毕业一年后的熊安胜开始在浙大邵逸夫医院接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他也是“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5+3模式”首批学员。
“当时给我们带教的是一位德国的全科医生,第一次观摩他的门诊时,有点刷新对医生的认知。”熊安胜至今记得当时的情形,“医生问了很多看起来和疾病无关的事:生活习惯、饮食起居。他没怎么做检查,就这样问下来,对患者的病情就要了大致的判断。他的‘业务’也很广:孕妇产检、新生儿检查⋯⋯样样在行。”
一直浸润在全科学科中的任菁菁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不同体现在看病时,他们不止会关注患者的疾病,还会关注其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他们的疾病观,选择治疗方案时会更加从整体考虑,结合患者家庭和个人意愿,强调医患共同决策。
戴红蕾也持相同的观点,“全科医生关注的是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会一来就进行各项检查,而是先问询患者的全面情况。”
这样的理念不仅需要让从业者认识到,也需要患者以及全社会的认同,这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你就是个配药的
最初的几年,理想很丰满,现实略骨感。
2008年,熊安胜入职杭州市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后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居民不知道你是干嘛的,在他们看来,我就是个开药、配药的。就是个‘赤脚医生’。”
3年规培,熊安胜接受到的是系统的全科学科培训,轮转了医院的10多个科室:心内科、呼吸内科、骨科、妇科、新生儿科、急诊科⋯⋯还有半年时间,是跟随带教老师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
“在国际上,对全科学科医生的培训是有规范的,也有明确的能力要求。”戴红蕾解释,“我们希望培养出的是有专业能力和特色的全科医生,具备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熊安胜最初觉得学无所用,但他没有想过换岗,“全科医生最吸引我的是,和患者的关系。”最初的印象依然来自那位德国全科医生。熊安胜记得最清楚的是,他诊室的桌子上放着一些糖果和玩具,小孩子进来,就让他们挑一个,便立刻放松。
“非常融洽、放松。这是我想要的氛围。”当年,临床医学毕业后,熊安胜在是否从医上纠结了很久,“当时看到了一些医患矛盾,有点顾虑。我来自农村,村民和赤脚医生都很亲近。我理想的医患关系就是这样的。”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轮转时,他也亲眼目睹,带教老师和居民的捻熟。“我想我也能这样。”熊安胜觉得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理念就是最好的“敲门砖”。
来自大医院专家的点赞
来开药的居民慢慢觉得这个新来的熊医生看病特别“费时间”,开药前总是要问东问西。
然而一段时间后,熊安胜获得了口碑。最大的认可来自居民们这样的反馈:熊医生,你说的和大医院的医生一样啊。
社区内一位80多岁的奶奶,脑中风后一直到距家7公里的大医院复查,后来因为身体原因,选择定期到熊安胜这里复诊:阶段性评估,调整用药,管理基础疾病,并分类调脂。
大概一个季度后,一位陌生人添加了熊安胜的微信,对方表明身份,是大医院里为这位奶奶看诊的医生。
“他给我发了一个大拇指,说:你很有水平,把我这位患者管理得很好。”熊安胜觉得这是最大的成就,“这其实也是理想的闭环:预防管理在社区,疑难杂症去大医院,后期康复管理再回来。”
居民的信任,让全科得以更深入
2012年,硕士毕业的俞瑞珺从上海一家三乙医院离职后加入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一名全科医生。
这样的职业转换,除了家庭原因,还有俞瑞珺对全科医生的职业期待。“在大医院,很难和患者建立紧密的连接,大多都是限于单次就诊。”俞瑞珺觉得全科医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患者、制定方案。
俞瑞珺有位患者是位70多岁的大伯,肥胖、高血压、失眠、高血糖。反复就诊一年多,俞瑞珺想了很多种办法给大伯调理、治疗。“我经常会琢磨他的病情,这个方法不行,就想着换一种。控制体重那段时间,我会让他把每天的饮食发给我,再作调整。”
一年多之后,大伯的体重减轻,睡眠质量提高。“他现在见到我就说:我是他的救命恩人。”俞瑞珺大伯觉得言重了,很不好意思,但这又让她有了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居民信任了,我们也就能去仔细研究每一位患者的情况。”
越来越多的硕士生,加入全科队列
就在家庭医生签约过程中,全科医生和居民的链接变得越来越紧密。
2014年,杭州率先启动全科医生签约服务。2015年,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始。
全科医生的需求量和知晓度都极大提高。目前,我省的全科医生以基层为主,2022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注册为全科专业的人数为24362名,比2021年增加644名。
任菁菁和戴红蕾曾经面临的“医院无全科学科岗、不知全科医生为何”局面,已悄然改变。
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夏燕峰,于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这里工作。
“当时在杭州大医院找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去基层,硕士生还是有优势的。”夏燕峰坦言。他学的是中西医结合方向的肾脏病专业,在社区也能学有所用。经过培训后,他转为全科医生。
事实证明,夏燕峰的专业优势确实发挥出了作用。“现在社区老年患者最多的慢病就是高血压、糖尿病,这两个病都会引起肾病。”
前段时间,50多岁的汪先生因为腹部绞痛来看夏燕峰的门诊。因为家族有胆囊炎病史,他觉得自己也患了同样的疾病。夏燕峰仔细询问后,判断可能是心脏问题,心电图检查提示心梗,他迅速通过绿色通道将其转诊到了上级医院。因为发现及时,汪先生逃过一劫。
夏燕峰当年入职时,全中心只有他一个硕士生,现在增加到7名。“大家越来越看好全科的未来,也因此越来越多的硕士生加入进来。”
要求越来越高,岗位也日益紧缺
很长一段时间,熊安胜和俞瑞珺的工作重心都是围绕家庭医生签约。杭州曾出台规定:每位全科医生要与1000名居民签约。
上门服务、电话随访、建立健康档案、数据更新⋯⋯熊安胜和俞瑞珺都一度忙到飞起来。
但在熊安胜看来,签约是基础。“签而有约”,有效健康管理,才能让全科医生发挥用武之地。
“我们认为,全科医生最重要的是具备扎实的临床能力,能解决各种常见健康问题。”这是戴红蕾所在的浙大邵逸夫医院在进行全科医生规培时,一直强调的。
但熊安胜也日渐感觉到看诊能力提升的急迫。
“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管理越来越细,要求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对全科医生的要求自然也水涨船高。”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吕晶直言。2018年,浙江省卫健委细化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项目参考清单”,要求各地对一般人群和十类重点人群实行分类管理、精准服务;2022年12月,浙江省级5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了业务更精研,俞瑞珺不断充电,取得了浙江省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合格证书和健康管理师证书。
38岁的章科是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富阳区常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16年来明显感受到居民需求在变化。“原来基本是看感冒咳嗽、腹痛、肠胃炎等常见疾病,后来更多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原来是单纯看病,现在需要帮助患者去解决有关疾病的任何问题,比如预约挂号、转诊、电话咨询、上门服务等。”
在章科看来,基层全科医生原来是什么都得懂一些,但也造成什么都不精。“签约服务开展后,也是给全科医生上了一课:要得到签约居民的认可,就必须要提高自己业务知识,紧跟上级医院诊疗技术。”
熊安胜所在的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居民首诊率已达80%,“如果能帮居民做好健康管理,解决基础疾病问题,他们肯定也不愿动不动就往大医院跑。”
与此同时,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检验检查项目日渐完善。“这样便可以辅助我们完成更多的疾病诊治。”俞瑞珺表示。
最近几年,全科医生的需求量大增。在杭州上城区和西湖区卫健系统发布的招聘信息中,全科医生被列为紧缺专业岗位,不受最低开考比例限制。
吕晶最近正在忙人事招聘:“我们这里缺口还是比较大的,目前是每万人3位全科医生的配比,按照要求应该是4-5位。”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需的全科医生有很明确要求:需取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或者有岗位经验,接受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从这几年的招聘来看,真正符合条件的不多,以规培为例,很多医学生毕业后接受的还是其他专科的培训。”吕晶还是坚持“宁缺毋滥”。
春天已至,但也有新烦恼
为了解决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紧缺的问题,浙江曾推出“大学生村医”定向培养模式,一大批全科医生就此走上岗位。
26岁的大学生村医张俊,两年前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胜村服务站点,负责管理辖区内1000多位居民的健康。
“在基层做全科医生没那么简单,比如两慢病管理,村民血压高了,不是调整药量、换药就可以,要联合用药;再比如血糖控制,也不是用药就行,还要考虑每个人基础疾病。”初出茅庐的小张医生觉得自己最需要的就是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为解决这个问题,德清县创新全科医生教学共同体暨农村社区医生培养模式,建立云实训平台、县域实训中心和12个基层实训点,对县乡在岗200多名全科医生进行分层递进培训。
张俊的前辈、德清首批大学生村医、德清县下渚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沿河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茹明玉,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家庭签约、入户上门、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花在患者就诊上的时间,没我预期的多。作为医生,还是想能尽量多地解决临床问题。”
从业多年的俞瑞珺也遭遇同样的瓶颈:时间不够用。
想更详细地问诊,但患者太多,“一位患者最多看10钟,我一天门诊有六七十位患者,已经是看得比较慢的。”
她搜集到一些临床问题,想深入研究,但要服务签约患者、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分身乏术。”
这是全科医生们的“新烦恼”。
在任菁菁看来,全科学科的学科标识度仍不清晰。诊治未分化疾病应成为全科医师的主要临床技能之一,全科医师的亚专长亟待发展。但她觉得,全科医生的社会认可度已经大大提高,“当下,就是全科医学的春天。”
做了10多年全科医生的茹明玉,在基层见证了这个职业的变迁,去年,在她的支持下,儿子考进了一家医学院校,“如果他愿意,我还是蛮支持他毕业后做全科医生的。我挺看好这个职业的,被需要,有前景,也有无可替代的获得感。”
从没有全科门诊,到门诊患者门可罗雀,再到一号难求⋯⋯19年,这是任菁菁的职业变迁,也是全科医生的一段变迁史。
2000年,浙江省在国内率先推行全科医生培训。2004年,作为全省首批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结束培训后的任菁菁上岗就业。
在当时的43名同学中,她是为数不多成为全科医生并坚持至今的。
全科医生,从不被人知、无岗可上,到如今遍地开花、人才紧缺,这个巨大变化的背后,是国家健康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和全社会健康理念的悄然变迁。
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 林云龙摄
一毕业就遇冷
任菁菁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她还是浙江省首批全科研究方向的博士。
如今,浙大一院三个院区的全科普通门诊每天爆满,位于余杭的浙大一院总部一期全科门诊更是要限号,任菁菁每周的专家门诊尤其一号难求。
时间拉回到19年前。
浙江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包括任菁菁在内的43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医生被推荐到浙大医学院,接受为期4年的全科专项培训。期间,13人中途退出,其余30名学生,被分配到省内20家医院和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这30名毕业生很多人被分配到内科、外科和急诊科。八成首批全科医生不到一年即无奈转岗,学无所用。
“因为那个时候都看不到全科医生的职业前景。”任菁菁说,“那个时候,大家都还没有全科医学科这个概念,更不要说全科门诊。”
当时,除了浙大邵逸夫医院等个别医院,省内很多医院都未开设全科门诊。有毕业生到省级大医院面试,院长的回复是:我们这里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样样都有,全科医生有什么用?
“那个年代,在很多人的眼里,全科医生等同于‘赤脚医师’、‘万金油’。”任菁菁感叹。
戴红蕾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2004年,医院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时,她从心内科转岗。“当时不要说患者了,医院内部的医护人员都不知道还有全医学科,更谈不上对这个学科的了解了。”
科室初成立时,第一任科主任方力争率领同事到门诊大楼的导医台,先给导医科普什么是全医学科。
全科学科遇冷,全科医生自然也不被偏爱。戴红蕾至今记得,科室最初招聘时,没有什么人主动报名。
这是理想的样子
不是万金油,那全科医生是做什么的?
这个问题,任菁菁一直在思考,“我纠结过很多次,考研、升职称等各种机会都可以有足够理由让我放弃全科,但我觉得在这个领域,可以做出一些名堂。”
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四季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熊安胜,对全科医生的初认知来自国外医生的“带教”。2005年,临床医学毕业一年后的熊安胜开始在浙大邵逸夫医院接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他也是“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5+3模式”首批学员。
“当时给我们带教的是一位德国的全科医生,第一次观摩他的门诊时,有点刷新对医生的认知。”熊安胜至今记得当时的情形,“医生问了很多看起来和疾病无关的事:生活习惯、饮食起居。他没怎么做检查,就这样问下来,对患者的病情就要了大致的判断。他的‘业务’也很广:孕妇产检、新生儿检查⋯⋯样样在行。”
一直浸润在全科学科中的任菁菁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不同体现在看病时,他们不止会关注患者的疾病,还会关注其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他们的疾病观,选择治疗方案时会更加从整体考虑,结合患者家庭和个人意愿,强调医患共同决策。
戴红蕾也持相同的观点,“全科医生关注的是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会一来就进行各项检查,而是先问询患者的全面情况。”
这样的理念不仅需要让从业者认识到,也需要患者以及全社会的认同,这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你就是个配药的
最初的几年,理想很丰满,现实略骨感。
2008年,熊安胜入职杭州市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后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居民不知道你是干嘛的,在他们看来,我就是个开药、配药的。就是个‘赤脚医生’。”
3年规培,熊安胜接受到的是系统的全科学科培训,轮转了医院的10多个科室:心内科、呼吸内科、骨科、妇科、新生儿科、急诊科⋯⋯还有半年时间,是跟随带教老师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
“在国际上,对全科学科医生的培训是有规范的,也有明确的能力要求。”戴红蕾解释,“我们希望培养出的是有专业能力和特色的全科医生,具备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熊安胜最初觉得学无所用,但他没有想过换岗,“全科医生最吸引我的是,和患者的关系。”最初的印象依然来自那位德国全科医生。熊安胜记得最清楚的是,他诊室的桌子上放着一些糖果和玩具,小孩子进来,就让他们挑一个,便立刻放松。
“非常融洽、放松。这是我想要的氛围。”当年,临床医学毕业后,熊安胜在是否从医上纠结了很久,“当时看到了一些医患矛盾,有点顾虑。我来自农村,村民和赤脚医生都很亲近。我理想的医患关系就是这样的。”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轮转时,他也亲眼目睹,带教老师和居民的捻熟。“我想我也能这样。”熊安胜觉得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理念就是最好的“敲门砖”。
来自大医院专家的点赞
来开药的居民慢慢觉得这个新来的熊医生看病特别“费时间”,开药前总是要问东问西。
然而一段时间后,熊安胜获得了口碑。最大的认可来自居民们这样的反馈:熊医生,你说的和大医院的医生一样啊。
社区内一位80多岁的奶奶,脑中风后一直到距家7公里的大医院复查,后来因为身体原因,选择定期到熊安胜这里复诊:阶段性评估,调整用药,管理基础疾病,并分类调脂。
大概一个季度后,一位陌生人添加了熊安胜的微信,对方表明身份,是大医院里为这位奶奶看诊的医生。
“他给我发了一个大拇指,说:你很有水平,把我这位患者管理得很好。”熊安胜觉得这是最大的成就,“这其实也是理想的闭环:预防管理在社区,疑难杂症去大医院,后期康复管理再回来。”
居民的信任,让全科得以更深入
2012年,硕士毕业的俞瑞珺从上海一家三乙医院离职后加入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一名全科医生。
这样的职业转换,除了家庭原因,还有俞瑞珺对全科医生的职业期待。“在大医院,很难和患者建立紧密的连接,大多都是限于单次就诊。”俞瑞珺觉得全科医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患者、制定方案。
俞瑞珺有位患者是位70多岁的大伯,肥胖、高血压、失眠、高血糖。反复就诊一年多,俞瑞珺想了很多种办法给大伯调理、治疗。“我经常会琢磨他的病情,这个方法不行,就想着换一种。控制体重那段时间,我会让他把每天的饮食发给我,再作调整。”
一年多之后,大伯的体重减轻,睡眠质量提高。“他现在见到我就说:我是他的救命恩人。”俞瑞珺大伯觉得言重了,很不好意思,但这又让她有了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居民信任了,我们也就能去仔细研究每一位患者的情况。”
越来越多的硕士生,加入全科队列
就在家庭医生签约过程中,全科医生和居民的链接变得越来越紧密。
2014年,杭州率先启动全科医生签约服务。2015年,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始。
全科医生的需求量和知晓度都极大提高。目前,我省的全科医生以基层为主,2022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注册为全科专业的人数为24362名,比2021年增加644名。
任菁菁和戴红蕾曾经面临的“医院无全科学科岗、不知全科医生为何”局面,已悄然改变。
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夏燕峰,于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这里工作。
“当时在杭州大医院找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去基层,硕士生还是有优势的。”夏燕峰坦言。他学的是中西医结合方向的肾脏病专业,在社区也能学有所用。经过培训后,他转为全科医生。
事实证明,夏燕峰的专业优势确实发挥出了作用。“现在社区老年患者最多的慢病就是高血压、糖尿病,这两个病都会引起肾病。”
前段时间,50多岁的汪先生因为腹部绞痛来看夏燕峰的门诊。因为家族有胆囊炎病史,他觉得自己也患了同样的疾病。夏燕峰仔细询问后,判断可能是心脏问题,心电图检查提示心梗,他迅速通过绿色通道将其转诊到了上级医院。因为发现及时,汪先生逃过一劫。
夏燕峰当年入职时,全中心只有他一个硕士生,现在增加到7名。“大家越来越看好全科的未来,也因此越来越多的硕士生加入进来。”
要求越来越高,岗位也日益紧缺
很长一段时间,熊安胜和俞瑞珺的工作重心都是围绕家庭医生签约。杭州曾出台规定:每位全科医生要与1000名居民签约。
上门服务、电话随访、建立健康档案、数据更新⋯⋯熊安胜和俞瑞珺都一度忙到飞起来。
但在熊安胜看来,签约是基础。“签而有约”,有效健康管理,才能让全科医生发挥用武之地。
“我们认为,全科医生最重要的是具备扎实的临床能力,能解决各种常见健康问题。”这是戴红蕾所在的浙大邵逸夫医院在进行全科医生规培时,一直强调的。
但熊安胜也日渐感觉到看诊能力提升的急迫。
“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管理越来越细,要求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对全科医生的要求自然也水涨船高。”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吕晶直言。2018年,浙江省卫健委细化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项目参考清单”,要求各地对一般人群和十类重点人群实行分类管理、精准服务;2022年12月,浙江省级5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了业务更精研,俞瑞珺不断充电,取得了浙江省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合格证书和健康管理师证书。
38岁的章科是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富阳区常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16年来明显感受到居民需求在变化。“原来基本是看感冒咳嗽、腹痛、肠胃炎等常见疾病,后来更多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原来是单纯看病,现在需要帮助患者去解决有关疾病的任何问题,比如预约挂号、转诊、电话咨询、上门服务等。”
在章科看来,基层全科医生原来是什么都得懂一些,但也造成什么都不精。“签约服务开展后,也是给全科医生上了一课:要得到签约居民的认可,就必须要提高自己业务知识,紧跟上级医院诊疗技术。”
熊安胜所在的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居民首诊率已达80%,“如果能帮居民做好健康管理,解决基础疾病问题,他们肯定也不愿动不动就往大医院跑。”
与此同时,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检验检查项目日渐完善。“这样便可以辅助我们完成更多的疾病诊治。”俞瑞珺表示。
最近几年,全科医生的需求量大增。在杭州上城区和西湖区卫健系统发布的招聘信息中,全科医生被列为紧缺专业岗位,不受最低开考比例限制。
吕晶最近正在忙人事招聘:“我们这里缺口还是比较大的,目前是每万人3位全科医生的配比,按照要求应该是4-5位。”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需的全科医生有很明确要求:需取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或者有岗位经验,接受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从这几年的招聘来看,真正符合条件的不多,以规培为例,很多医学生毕业后接受的还是其他专科的培训。”吕晶还是坚持“宁缺毋滥”。
春天已至,但也有新烦恼
为了解决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紧缺的问题,浙江曾推出“大学生村医”定向培养模式,一大批全科医生就此走上岗位。
26岁的大学生村医张俊,两年前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胜村服务站点,负责管理辖区内1000多位居民的健康。
“在基层做全科医生没那么简单,比如两慢病管理,村民血压高了,不是调整药量、换药就可以,要联合用药;再比如血糖控制,也不是用药就行,还要考虑每个人基础疾病。”初出茅庐的小张医生觉得自己最需要的就是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为解决这个问题,德清县创新全科医生教学共同体暨农村社区医生培养模式,建立云实训平台、县域实训中心和12个基层实训点,对县乡在岗200多名全科医生进行分层递进培训。
张俊的前辈、德清首批大学生村医、德清县下渚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沿河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茹明玉,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家庭签约、入户上门、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花在患者就诊上的时间,没我预期的多。作为医生,还是想能尽量多地解决临床问题。”
从业多年的俞瑞珺也遭遇同样的瓶颈:时间不够用。
想更详细地问诊,但患者太多,“一位患者最多看10钟,我一天门诊有六七十位患者,已经是看得比较慢的。”
她搜集到一些临床问题,想深入研究,但要服务签约患者、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分身乏术。”
这是全科医生们的“新烦恼”。
在任菁菁看来,全科学科的学科标识度仍不清晰。诊治未分化疾病应成为全科医师的主要临床技能之一,全科医师的亚专长亟待发展。但她觉得,全科医生的社会认可度已经大大提高,“当下,就是全科医学的春天。”
做了10多年全科医生的茹明玉,在基层见证了这个职业的变迁,去年,在她的支持下,儿子考进了一家医学院校,“如果他愿意,我还是蛮支持他毕业后做全科医生的。我挺看好这个职业的,被需要,有前景,也有无可替代的获得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