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历史名著很多 医学、名医也是星辰大海般浩瀚无垠,但大多都比较集中。 比如汉代和唐代的优秀作品比例就比较高。 .
《正经》集汉代以前脉学之大成。 全书共十卷。 卷一论三司九证、寸口脉、二十四脉; 卷二、卷三论脉与脏经相结合,以阴阳虚实、证候异同为治法依据; 命之分与脉法; 卷五论仲景、扁鹊脉法; 卷六罗列诸经病证; 第八章为杂病,第九章为妇产科、儿科疾病; 第十回奇经与右上下肢脉。 原作《三十一张手抄图》今已散失。 本书有两大贡献。 一:初诊脉象概括为浮、粗、泛、滑、数、弦、紧、沉、深、革、实、微、涩、细、柔、弱、弱、散、慢 、晚、结、生、动等二十四种,每一种脉象都有详尽的叙述。 第二:本书收录保存了晋代以前的脉诊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
《麦经》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唐代御医部就把它定为必修课,日本古代医学教育模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 该书成书后,流传到我国藏区,对藏医学相关学科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生理学通过西藏传入印度,再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生理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例如在古波斯(伊朗),Ra al-Ah Al Hamdan(1247-1318)编着的一部波斯医学百科全书《伊尔汗的中国科学宝藏》(13世纪-14世纪初),就有王舒和的名学, 脉学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 中间世纪阿拉伯医师圣阿维森纳(980-1037)所著《医典》中脉学的内容也大同小异。 可见,《麦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的影响是深远的。
本书做出了很多贡献,主要有:
1. 建立脉象指标标准
《脉经》首次系统论述脉象的各种脉象,归纳归纳为浮、痰、洪、滑、数、细、弦、紧、 沉、伏、革、实、微、涩、细、柔、弱、空、散、缓、晚、结、代、24种动作,准确描述各种脉象的不同指法感觉。 例如:“浮脉:提有余,压不足”; “沉脉:提不足,压有余”。 “脉经”之后历代中医著作对脉象的描述,都没有脱离“脉经”的基本概念。
2. 为脉名类型奠定基础《麦经》将散见于古代医学文献中的30余种脉名进行梳理,归纳为24个脉象名称,奠定了基础 奠定了脉名种类的基础,成为历代脉名和分类的基本依据。
3. 脉象的辨识首先是先《脉经》提出24脉象后,又提出浮粗、弦紧、革实、滑数、沉 八组脉象伏、细、涩、柔、迟、缓,提醒医者注意脉象的区别比较,对后世医家鉴别脉象有很大启发。 .
4. 三部脉法的建立及脏腑与痰的定位《脉经》是在《南京》脉法的基础上发展为寸、关、尺脉法; 发展《内经》脉诊法的三部,解释为手掌背面的寸管尺三部,而寸管尺三部各有天地 三等候 为人,合为九候。 这是最早提存口三部和九观的方法,提出了左手存管尺三部脏腑分布的观点,即心、小肠、肝胆、肾、 膀胱经,右手依次为肺、大肠、脾胃、肾、膀胱经,使寸口可以单独使用。脉法在理论和方法上趋于完善,促进了此脉法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 简便易行的脉诊方法。 《脉经》中脏腑定位一直沿用至今,除大肠脉位和三焦脉位略有不同外,已成为中医脉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5. 总结脉象的临床意义"脉经对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也作了很多论述:一是从原则上概括了脉象的主要病症,如“迟为寒”、“泛为热”; 二是结合脉、证、病机,综合总结治疗,如“寸口脉吐血,微肿者鼻衄,血虚而去理也。宜于 取竹皮汤、黄芪汤、山中灸”等。 这种论述对脉象的临床意义做了系统的总结,反映了当时脉象的病理学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对临床实践一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