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与业绩“双杀”,闻泰科技回购或难破局

因涉及半导体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热门题材,闻泰科技(600745.SH)曾经红极一时,其股价也受到市场资金爆炒。不过,从2022年伊始,公司股价就开始走下坡路,并且却持续下跌,当年风光不再,截至目前已跌超六成。更为关键是,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60亿元,同比下滑44.10%,接近“腰斩”。


(资料图)

在遭遇业绩和股价“双杀”之后,公司如今要出手回购股票。7月31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而回购价格不超过72元,主要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计划。

通常来说,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对二级市场股价而言属于利好,并且此次回购价格上限比现价也要高出50%多。受此消息影响,今天公司股价出现震荡反弹,截至8月1日收盘,股价收报47.78元,上涨2.8%,最新市值为594亿元。

钛媒体APP注意到,实际上,公司此处回购对股价来说可能更多只是稍微“解乏”。毕竟,公司股价在经历前几年飙涨后,现如今全面迎来“退潮期”,场内交投并不活跃,如想反转可能还需时日。此外,公司业务又处在不景气的行业周期,做着利润微薄的ODM老业务,而新业务光学模组前途未卜,赚钱的半导体业务却占比不超三成,未来前景或难乐观。

可怕的“戴维斯双杀”

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2006年,之后借壳中茵股份于2016年实现上市。其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IDM、光学模组、通讯产品集成三大业务板块,目前已经形成从半导体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光学模组、通讯终端、服务器等研发制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

2019年,由于芯片成为A股热门主线,而公司则属于芯片概念股受到资金追捧,走出一波主升浪行情。2020年2月,公司股价最高涨至171.36元,创下历史记录之后,便开始震荡调整,其间虽然有所反弹,但是始终未超越前高。2022年开始,公司股价便彻底开启漫长的下跌之路,截至目前,已经跌破50元关口,与历史高点171.36元相比,累计跌幅超70%。

那么近年来公司股价为何暴跌?其中有股价爆炒后资金退潮的因素,但核心原因可能还是业绩出现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0.79亿元,同比增长10.15%,归母净利润为14.60亿元,同比下滑44.10%,即增收不增利。

而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主要是遭受到资产减值、财务费用以及非经常性损益的拖累。其中商誉减值6亿元、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减值2亿元,可转债财务费用全年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3亿元,合计15亿元。

4月29日,公司曾公告详情,公司商誉减值计提约6亿元,与收购闻泰通讯股权形成的商誉有关,并且此次商誉仅占商誉总值的2.66%。除掉减值的部分,公司头顶仍有200多亿的商誉资产。

高商誉犹如悬在企业头上的达克摩利斯之剑,在行业景气度下行时,风险会加速释放,一旦公司集中、大规模地计提减值,将对企业盈利、估值乃至投融资产生严重冲击。此外,商誉减值会牵扯净利润,企业利润也会影响估值,而公司的数百亿商誉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前抑制股价的负面因素。

事实上,公司估值从2022年1月1日的125倍PE左右就一路走低,截至目前为止已经下降到41倍左右。由此可见,公司股价下跌的背后亦或是杀估值。

ODM看似风光实则很难赚钱

公司最初的主营业务为无品牌手机开发IDH。2008年,公司投资8000万美元在浙江嘉兴建设手机制造厂,由IDH变身为ODM。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与华勤技术、龙旗科技共同占据全球74%手机ODM代工市场份额,由于超高的市占率,这三家公司也被业内人士戏称为ODM“三剑客”。

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总额约581亿元,三大业务占比约为68.03%、5.64%和26.33%。其中,老本行产品集成(ODM),占营收比重的绝对统治地位。实际上,虽然ODM业务看似风光,但是却很难赚钱。

从产业链来看,ODM厂商属于消费电子中游。上游有屏幕、芯片、存储、摄像头等原材料厂商,这些原材料领域目前都存在绝对的巨头公司。因此,ODM厂商在采购原材料时议价能力并不强,价格一般随行就市。下游对应的是三星、苹果、华为等品牌厂商,近些年龙头厂商市占率再度提升,对代工厂商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面对强势上下游合作伙伴,中间ODM厂商缺乏议价能力。由于缺乏议价能力,ODM厂商主营成本中,原材料占比接近90%。因此,ODM厂商毛利率普遍在10%左右。以公司为例,2020年—2022年,公司ODM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2.11%、8.71%、8.60%。

另外,由于ODM技术含量不高、行业进入门槛低,同行之间竞争一直较为激烈,ODM厂商之间经常出现低价抢单现象。这就使ODM厂商既没有强大的品牌溢价能力,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溢价能力,唯有仅以简单的设计和组装服务,同时依靠规模优势才能生存,最终导致公司利润率极低。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老牌业务陷入困顿,也与消费电子行业深陷寒冬有非常密切的联系。202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3%,2023年一季度再度下滑14%。根据相关人士预测,这轮消费电子寒冬很有可能持续5年以上。受此影响,公司ODM业务陷入亏损——产品集成业务在2022年亏损高达15.69亿元,2023年一季度再度亏损1.08亿元。然而,在消费电子市场继续承压的情况下,公司2023年的ODM业务能否顺利扭亏,目前仍是未知数。

赚钱的半导体业务,占比却不足三成

或许是当年嗅到了智能手机ODM行业的隐忧,公司开始寻求新增长点。2019年,公司以340亿收购全球半导体龙头之一的安世集团,成功切入半导体IDM赛道。

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营收160.01亿元,同比增长15.93%,净利润为37.49亿元,同比增长42.46%,成为公司最大的盈利来源。而公司半导体业务主要依托旗下子公司安世集团,2022年安世集团收入结构中,约48.6%来自汽车,其中电动汽车是公司半导体收入的主要来源。从产品端来看,公司半导体业务产品线重点包括晶体管(包括保护类器件ESD/TVS等)、Mosfet功率管、模拟与逻辑IC,2022年全年三大类产品占收入比重分别为46.3%(其中保护类器件占比10.3个百分点)、31%、18.2%。

而电动车更需要能够适应高压工作环境的IGBT(汽车级功率半导体)。近期,虽然公司公告称,IGBT产品已经量产。但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英飞凌、安森美等外资巨头纷纷扩产,还有士兰微、华润微、扬杰科技等在内的一大波本土企业也快速部署IGBT产品线,并在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同时,由于汽车行业的特殊性和IGBT的重要性,其往往认定一家IGBT厂商后很难轻易更换,这严重加大公司的上位难度。

在当前IGBT爆发、SIC起势的关键期,安世半导体在这一波产品升级周期下能否再次实现领先,还有待观察。一旦撑不住,当初收购的商誉减值,谁来买单?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收入为37.97亿元,同比增长3%,业务毛利率为41.67%,同比降1%,实现净利润6.60亿元,同比下降23%,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而相比之下主营IGBT产品的斯达半导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43.79%;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36.32%。

此外,从业务结构来看,半导体业务收入在上市公司整体占比还不足三成,单凭这单驾马车的动力,短期内也可能很难拉动整体业绩大幅增长。

24亿欲跻身果链,结果惨败而归

公司光学模组业务,实际上就是生产摄像头模组,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智能手机,近两年也在向车载光学、AR/VR光学、笔记本电脑等领域拓展。

据悉,2021年3月,欧菲光(002456.SZ)被苹果踢出供应链,转头就把其苹果业务线(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及相关设备资产,以24.2亿元价格出售给公司。自此,公司就开始涉足光学模组业务,以拓展客户资源,寻找业绩增量。

在客户资源这方面,公司好似做得不错。根据2021年年报,其于当年11月恢复向特定客户(疑似苹果)供货;2022年年报进一步披露,正在推进特定客户(疑似苹果)新型号的验证工作,还带着产品集成配套出货。

从字面信息看,公司接盘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的初衷,大概是想借此重回果链,重操欧菲光之旧业。不过,现实确实非常惨痛,此次收购并没有带来预想的回报。财报显示,自2021年以来,整个光学模组业务累计净亏损达7.18亿元(2021年、2022年、2023年第一季度分别亏损3.35亿元、3.35亿元、0.48亿元)。可见,目前光学模组业务就是个不挣钱、倒赔钱的买卖。就未来而言,如何平衡好产品集成、光学模组与半导体这三大业务的布局,以及如何向资本市场正确传递公司价值,或许是公司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翟智超)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浙商早知道

2023-08-01

Copyright   2015-2022 世界印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